这张珍贵的历史照片拍摄于1962年的南京散户配资,定格了四位身着中山装的杰出将领的影像。他们都是新中国开国元勋,在革命战争年代立下了不朽功勋。照片中央端坐着两位赫赫有名的军事家——开国元帅叶剑英和位列十大大将之首的粟裕。
叶剑英元帅是革命队伍中难得的军政全才。他早年就读于云南讲武堂,以优异成绩毕业。1924年,在廖仲恺的邀请下,叶剑英赴黄埔军校任教,其过人的军事素养和政治智慧很快引起校长蒋介石的注意。虽然蒋介石多次试图拉拢,但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叶剑英毅然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。在十大元帅中,叶剑英的军事战绩或许不是最耀眼的,但他多次在历史关键时刻力挽狂澜。1927年南昌起义前夕,他冒险将汪精卫要抓捕叶挺、贺龙的情报送出,确保了起义成功打响武装革命第一枪。1935年8月,他又及时揭露张国焘分裂红军的阴谋,使党中央得以化险为夷。正如毛泽东评价的那样,叶剑英总是在历史转折关头挺身而出。 粟裕大将以常胜将军的美誉闻名军史。虽然资历不算最深,但他在解放战争中展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,成为解放军最出色的战役指挥家之一。从苏中七战七捷到淮海决战,粟裕指挥的每一场大战都堪称经典。他独创的大兵团运动战战术屡次创造以少胜多的奇迹,特别是在孟良崮战役中全歼国民党王牌74师,展现出高超的指挥艺术。粟裕的军事才华不仅得到我军将士的敬仰,连对手也不得不叹服。 照片左侧是开国上将王新亭。这位军政双优的将领在抗战时期与陈赓大将默契配合,一个主军事,一个抓政工,将386旅打造成令日寇闻风丧胆的铁军。解放战争期间,他转战山西战场,作为徐向前元帅的得力助手,率领第八纵队在临汾、晋中等战役中屡建奇功。1949年,他带领第60军转战西北、西南,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汗马功劳。 右侧的彭绍辉将军以独臂虎将的威名载入军史。这位在战斗中失去右臂却愈战愈勇的猛将,在西北战场率领第七纵队所向披靡。1955年授衔时,他与贺炳炎成为一野仅有的两位军长级上将,这份殊荣正是对其战功的最佳褒奖。四位将军的传奇经历,共同谱写了中国革命史的壮丽篇章。 发布于:天津市恒汇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