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优股平台,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官微报道了中山三角镇“小田并大田”经验做法《中山市三角镇积极探索“小田并大田”新模式 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》。
国地科技作为技术支撑单位,承担了三角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方案的编制工作,提出构建“一带一廊四片区”的综合整治格局,重点推进农田集聚提质区、产业高质量发展区、城镇品质提升区与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区协同发展,全面提升国土空间治理效能,确保“一张蓝图干到底”。
目前,三角镇已通过镇属企业实现统租统管,集约土地近420亩。预计到2028年,将整合形成1060亩集中连片耕地,打造全镇首个“千亩方”示范区。“田成方、路相通、渠相连”的现代化农田画卷,正逐步从规划走向现实。
以下为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官微报道全文。
为进一步破解耕地空间零碎化难题,三角镇结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,积极探索“小田并大田”新模式,以“千亩良田”集中整治项目建设为示范,牢牢守住耕地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。目前,通过镇属企业统租统管集约土地近420亩,预计到2028年将整合1060亩连片耕地,建设成三角镇首个“千亩方”。
早谋划,提高“并田”效率
三角镇党委高度重视“小田并大田”工作优股平台,结合镇大部分的发包土地合同将于2024年年底到期的有利时机,提前谋划,在去年10月份时已开始对镇内土地情况进行摸排,统计其位置、数量、面积,了解土地现状、基础设施配套情况、耕种情况、经营模式等基本信息,摸清底数,为开展“小田并大田”工作提供基础数据。同时,联合村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实地勘察,充分考量地形地貌、水系分布、道路交通等因素,制定科学合理、切实可行的项目规划。
落地准,注重“并田”实效
经过前期的摸排,最终选定在三角村进行“小田并大田”建设示范试点。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,以整体规划、连片开发为原则,充分利用和整合废旧沟塘、边角地、拾荒地,把零碎的花木场、果园、香蕉地等恢复为耕地,并与周边零碎耕地集约成片。
三角村集中连片整治“千亩良田”示范项目的建设,既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、降低了农业生产经营成本、提高了经济效益,整合土地新增的土地面积又为村集体经济创造收入,同时通过引进农业企业进行承包耕作,为当地农民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出让租金和劳动“双收入”,实现了企业、村集体、农户“三赢”格局,为高质量发展的增添新动力。
联民心,凝聚“并田”共识
三角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,在党员带动、村民参与下,“小田并大田”项目建设进展迅速。一方面通过入户走访方式,党员干部带头与群众面对面进行深入沟通,做深做透群众工作。让群众更好地了解政策制度和工作思路,逐步化解群众的疑虑,提高群众对“并田”的认识。另一方面,充分尊重群众意愿,广泛征求农户群众的意见建议,“量身定制”为群众调整地块,制定符合群众意愿的工作方案,取得群众的大力支持。
接下来,三角镇将多措并举大力推进耕地集中连片整治,推动实现“良田连片”耕地保护利用新格局,推动传统种植模式向集约化种植转变,推动农田增量、粮食增产、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。
来源:广东自然资源
原标题:中山市三角镇积极探索“小田并大田”新模式 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
优股平台
恒汇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